「白海科技」完成数千万元融资,定位云原生AI开发与生产工具|36氪首发
面向数据科学家、算法工程师的国产AI开发环境。 |
封面来源 | IC photo
36氪获悉,北京白海科技(下简称“白海科技”)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,由真知资本(Verity Ventures)领投。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智能开发平台IDP(Intelligent Development Platform)的加速开发、完善和推广。
白海科技成立于2021年,由原明略科技副总裁卢亿雷创办,团队核心成员包括清华大学、百度、明略科技等人才,在技术、产品、运营、开源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。
白海科技希望能够开发一款易用、高性能的国产AI开发与生产工具,专注服务数据科学家、算法工程师和欲转型为数据科学家的大数据工程师等群体,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模型开发和数据分析本身,提升工作效能,降低计算成本。
我们可以以一个日常场景来理解白海科技开发的产品。
一个算法工程师的日常是这样的:在获得数据后,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探索分析,而后开发并训练模型,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AI工程化工作,最后将模型部署到实际业务环境中。
在可视化等数据分析场景中,算法工程师会倾向于在集成开发环境(IDE)中运行,其优点在于集文本编辑器、编译器、自动化工具等等组件为一体,工程师无需在多个平台中来回切换,并且可以分段执行代码,快速查看反馈。但如果用传统的Pycharm等偏重工程化场景的IDE,每次执行预测代码都会花费时间在调用模型上,这会显著降低工作效率;单纯使用Jupyter等交互式开发环境,对AI工程化的支持又有所欠缺。
因此,白海科技希望能够研发一款云原生的“Jupyter”,为广大专业AI开发者提供一款易用、高性能、一站式的国产AI开发与生产工具。
白海科技创始人兼CEO卢亿雷对36氪表示,企业对数据化分析需求的加强,对AI等技术的应用效率高低决定了企业IT是否能够快速支撑起业务需求。
对于数据科学家、算法工程师等专业人群,当前他们大部分使用的IDE都是Jupyter(包括Jupyter notebook/JupyterLab)等,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视化编程性能卓越,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。
但中美两地的IT开发思路和业态还是有不同。在国产替代和开源大趋势下,类似IDE的基础软件是否足够强大,也会成为AI等技术落地应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,这也是白海科技瞄准的机会点。
当前,白海科技已经推出了其主要产品AI智能开发平台IDP,内核架构选择纯自研。在产品设计中,白海科技也充分考虑了中国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工程师的核心痛点,推出了如一站式支持模型开发和模型生产,以及便捷高效的团队协作等,以模块的形式在IDE中提供相应功能,使其无需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配置。
此外,AI智能开发平台IDP后端也已经拥有部分资源管理和调度功能,能让终端客户在云原生的编译环境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资源支持。
本轮融资后,卢亿雷表示,白海科技将持续投入到产品研发中,并且开始初步的商业化尝试。
团队背景方面,创始人卢亿雷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方向博士研究生,拥有超15年的大数据和AI专业经验,曾在联想研究院负责联想网盘的分布式存储和高性能计算,在百度负责Hadoop分布式计算相关工作,在明略科技期间负责AI算法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,有丰富的产品技术架构及管理经验。
独家、深度、前瞻,为1%的人捕捉商业先机
36氪旗下官方账号